农大校徽 南管委

人才培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发布时间:2024-03-08浏览次数:1247

一、专业简介

山东农业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为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专业,拥有本科、硕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于2023年获得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农业硕士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

本专业拥有专业实验室,依托学院3个实验中心及5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能够为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实验、集中实训、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提供良好实践环境和平台。

本专业教师团队经过多年建设,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其中博士占比90%,是一支充满教学激情和活力的综合教师团队。

本专业重点凸显山东农业大学特色,适应卓越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与计算机基础,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系统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熟悉现代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的工作原理,具有一定的软、硬件开发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大力支持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及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竞赛,提高动手能力。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高新技术企业、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电子信息相关领域应用型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电路与系统、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生产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备电子工程师的基本能力和继续深造的基础,能够胜任未来工程职业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职业历练,将达成以下培养目标:

(一)扎实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电子信息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实现的能力。

(二)具有专业拓展能力,具备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独立研究能力,以及能够完成后续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三)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组织能力、较宽的国际化视野、健康的体格和心理素质。

(四)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社会道德,学风严谨,爱岗敬业,精通业务,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

(五)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跨领域工作与学习的适应能力。

三、培养要求

(一)工程知识:具有良好的分析、代数、几何的数学基础,掌握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二)问题分析:具有利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方法,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的能力。

(三)解决方案:具有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的能力。

毕业要求

(四)科学研究:能掌握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备项目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的能力。

(五)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六)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七)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具有组织、管理与领导能力,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八)表达与沟通: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能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九)项目管理:具有项目管理、协调、处理的基本的能力,理解其基本流程。

(十)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主动转换角有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

四、核心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

专业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设计自动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信号与系统等。

核心课程:嵌入式系统设计、语言程序设计、通信原理、数据通信、数字信号处理等。

专业方向课程:数据结构、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移动通信、DSP原理与应用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实验: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方向限选课均安排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模拟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数字电子系统课程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实验

实践课程:专业认识实习、电子技术综合实习1-3、创新创业实践、毕业实习及报告、毕业论文(设计)。

六、毕业学分

170学分。

七、标准学制

基本学制4年

弹性学制为3-8年

八、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九、特色与优势

高水平学科平台带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立足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科研反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依托学院3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5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 个厅级科技创新平台,不断推动学科的发展,为培养高水平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专业实施学科带头人与专业带头人、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术研究成果与课程建设有机融合,科研平台与教学实验室共享共用,将科研资源融入教学过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重理论基础、强技术实实践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度企业合作培训,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根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定位办学模式为专业型、复合型。借助学科竞赛促进人才培养。构建“课堂思辨+工程实训+大赛训练+创新实践”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完善创新教育体系,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