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报告题目 | 报告人 | 职称 | 报告时间 | 报告地点 | 报告人简介 | |
1 | 移动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 卢秀山 | 教授 | 4月18日(周三)14:30 | 文理大楼804 | 卢秀山,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山东科技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国家科技部“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部海洋领域“十三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专家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大地测量与导航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岸带地理环境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海岛(礁)测绘技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主任。从事“3S”集成技术及应用、现代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及应用、海洋测绘等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信息领域“863”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科技厅重大项目1项、国家“927”专项之课题1项、国家“863”子课题2项、主持在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分课题1项、国家海洋公益项目(副组长)、国家测绘公益项目(副组长),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等各类奖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合作出版教学用书及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被SCI、EI检索20多篇,他引约300次;2010年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评为(首批)国家测绘局科技领军人才;2014年被青岛市评为青岛市创业领军人才;2015年被山东省政府评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产业创新类)。 |
|
2 | 复杂网络上的信息有效传播研究 | 高磊 | 博士 | 5月10日(星期四)15:00 | 文理大楼702 | 高磊,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研究方向为复杂网络分析和网络传播动力学研究。在国际权威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影响因子之和16.77,另有多篇SCI论文在审稿中。 |
|
3 | 华为云区块链服务 – 助力企业区块链创新 | 刘再耀 | | 5月10日(星期四)9:30 | 文理大楼804 | 刘再耀,华为云区块链服务产品经理,有18年软件开发经验,曾在甲骨文、美国BEA软件公司,Websense安全公司等担任技术总监,安全研究,资深工程师的职位,在区块链和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有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华为云区块链和PaaS安全产品经理, 负责区块链服务的产品规划,商业设计,用户场景落地,技术选项等工作。 |
|
4 | 华为大数据和EI(企业智能)解决方案 | 白雷雷 | | 5月10日(星期四)9:30 | 文理大楼804 | 白雷雷,主要负责华为云上大数据解决方案,在数据存存储、实时数据处理及数据分析方面有多年的丰富经验。 |
|
5 | 海洋综合导航定位技术及近期研究进展 | 王振杰 | 教授 | 5月11日(周五)14:30 | 文理大楼804 | 王振杰,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测绘系主任,山东省测绘工程特色专业负责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测绘学科负责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一流学科—地球信息技术领域负责人,青岛市海洋地质勘探导航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测绘学会测绘教育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SCI、EI 收录3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第二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1项,其他项目5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1项,横向课题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二等奖各1项,美国导航协会(ION)GPS/GNSS 优秀学生论文奖1次,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1次,其他厅级奖励3项。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26人,博士研究生生毕业3人;目前指导在读硕士生18人,博士生4人,博士后1人。 |
|
6 | 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进展 | 李俊清 | 副教授 | 5月17日(星期四)9:00 | 文理大楼804 |
|
|
7 | 农业产业链大数据建设 | 刘世琦、葛颜祥 | 教授 | 5月18日(星期五)15:00 | 学实楼711 | |
|
8 | 区块链系统研发及应用 | 刘再耀 | 经理 | 5月25日(星期五)14:30 | 学实楼711 | 华为技术优先公司 Cloud BU PaaS 服务产品部经理 |
|
9 | 大数据和区块链 | 韩顺平 | 尚硅谷高级讲师 | 6月19日(星期二)17:00 | 文理大楼804 | |
|
10 | 如何撰写与发表高质量SCI论文 | 王应宽 | 研究员 | 9月13日(星期四)14:00 | 文理大楼学术报告厅 |
|
|
11 | 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 | 王冉冉、牛子孺 | | 9月21日(星期五)19:00 | 学实楼711 | |
|
12 | 视觉物体识别技术及其应用 | 匡振中 | 副研究员 | 10月27日(周六)15:00 | 文理大楼804 | 匡振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成果主要应用于三维模型检索、物体识别以及图像隐私保护等。2017年6月获中国石油大学与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学位,并获得中国图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在TPAMI、TIFS、TIP、PR、CAD等国际期刊和ICME、SPM、ICMR、CAD/Graphics等国际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央高校自主创新项目2项,参与包括863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7项课题。现担任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如TNNLS、Information Sciences, ICMR、MTA以及Multimedia System等)以及CCF YOCSEF杭州委员。 |
|
13 | 无线分布式计算 | 禹继国 | 教授 | 10月27日(周六)15:40 | 文理大楼804 | 禹继国,男,博士,教授。现任齐鲁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山东省计算中心总工,曲阜师范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双聘博士生导师,山东省高校“网络计算与大数据技术”“十三五”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计算机基础教育师范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图论与系统优化专委会秘书长,山东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首届计算机学科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IEEE高级会员,美国数学会评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无线分布式计算、物联网、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在计算机领域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检索70余篇。 |
|
14 | GNSS反射信号遥感 | 杨东凯 | 教授 | 10月31日(星期三)10:00 | 文理大楼804 | 杨东凯,1972年生于山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智能信息处理分会副理事长,中欧GNSS反射信号联合研究工作组中方召集人,海外华人导航定位协会常务理事,《全球定位系统》编委。2005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研究方向为卫星导航及定位、GNSS遥感应用、室内定位技术。在卫星导航定位等领域已完成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发表SCI、EI、ISTP检索论文35篇,学术著作共5本,发明专利23项,省部级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奖1项。 |
|
15 | 如何撰写基金申请书 | 颜世申 | 教授 | 12月12日(周三)14:30 | 文理大楼804 | 颜世申,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济南大学自旋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德国洪堡学者。2008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0年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中科院物理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颜世申教授的研究领域是自旋电子物理、材料与器件,研究方向包括自旋微波振荡器、电场调控磁性、隧穿磁电阻、整流磁电阻、磁性半导体等。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国家973 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7项。目前正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111引智计划、军工重大项目。颜世申教授的研究成果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项,发表SCI论文130篇;部分成果已被写进了教科书和特邀综述文章,并被许多研究组广泛采用。 |
|
16 | 基于MEMS的微纳传感器 | 王力 | 教授 | 12月20日10:00 | 文理大楼804 | 王力,男,工学博士,主要从事面向微机电系统的微纳器件方向的研究。2007-2011年就读于山东农业大学,并获得工学双学士学位。2011-2016硕博连读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5-2018于University of Toronto (多伦多大学)学习并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8年10月任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教授,2018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候选人。博士后期间主持加拿大Ted Rogers heart research,CMC课题三项,经费 $ 82,000 (CAD)。博士后、博士期间以学术骨干参与的Canadian Institutes of Health Research (CIHR),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 (NSERC);973国家重大科研计划,国家杰青项目。目前共计发表/接收学术论文45篇,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Microsystem & Nanoengineering (Nature出版),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Langmuir等SCI期刊发表论文19篇。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4件;包括1件美国专利。同时,也担任了包括JMM在内的多个SCI期刊审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