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简介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源自山东农业大学基础部数学教研室(1979年设立),现属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年获批数学一级硕士学位点。自2000年招收本科生,专业始终秉承山东农业大学“学用结合、学以实为贵”的办学理念,坚持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融通创新发展的培养目标,具有培养方向明确、数学理论基础深厚、专业应用技能突出等专业优势。
现拥有农业农村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大数据工程实验室、高性能超算中心等科教平台。专业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先后获山东省党建工作标杆院、泰山先锋、学校教学先锋先进集体和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专业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创新创业成绩优异,连续多年获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和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组织奖。本专业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品格健全且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基本的数学理论、方法与技能,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具备数值计算、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的专业型应用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区域性的科学技术、IT产业、经济金融等行业和企业、教育领域,从事数值计算、行业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开发研究、教学或管理工作,具备依据数据做出行业研究、评估和预测的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业务理解、协调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
三、培养要求
(一)基础知识:具有良好、完整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编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二)问题分析:具有利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方法。具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基本的数学建模技能力。
(三)设计开发:具备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能力。具备应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算法设计、分析与计算机的编程能力。
(四)研究发现:具有数值计算、数据分析、数值及数据仿真的能力,具备研究、解决相应的工程和科学问题的能力。
(五)使用工具:能够熟练使用专业科学软件处理相关科学问题。能够合理的利用数学方法,具备使用专门的数学计算软件、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可视化软件的能力。
(六)工程社会:具备正确、科学的认识工程、社会中科学问题及社会现象的能力。
(七)环境发展:具备认识、理解新理论、新技术对社会、环境发展影响的能力。
(八)项目管理:具有项目管理、协调、处理的基本的能力,理解其基本流程。
(九)职业规范: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十)个人团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正确认识、处理个人和团队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十一)交流沟通: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十二)终身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素质和能力。
四、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复变函数、数值分析、运筹学与优化方法、数据分析基础、抽象代数、程序设计A、数据结构与算法、大学物理B1、数学模型与软件等。
五、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由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组成。专业实践包含科学研究基础训练、程序设计A课程设计、运筹学与优化方法课程设计、数值分析课程设计、数学建模综合实践、软件及算法设计综合实践、专业综合能力实践等。综合实践包含创新创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六、学分学时
毕业总学分不少于170学分。其中,必修课总学分144.5、选修课学分25.5、实践教学学分36,占总学分21.2%。
七、标准学制
4年
八授予学位
理学
九、特色与优势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具有培养方向明确、数学理论基础深厚、专业应用技能突出等专业优势。本业始终秉承学用结合、学以实为贵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基本的数学理论、方法与技能,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具备数值计算、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的专业型应用专门人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符合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现今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以及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多个方面的快速发展。数学在其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理论建模还是实际应用,数学都是这些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本专业重视数学基础理论,强化信息处理和数据理论分析,重视与计算科学的结合,紧跟数字时代的步伐。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区域性的科学技术、 IT 产业、经济金融等行业和企业、教育领域,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每年都有多名校友就职于国内知名科技公司和教育机构,如2021届于承蕾就职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毛新旗就职于小米科技公司;2022届朱明程就职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2023届刘京晓就职于上海中汇亿达金融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