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实验教学  实验实习指导  实习指导
实习指导

实习一   四等水准测量

.目的要求

1.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选点、施测、计算等水准测量的整个操作过程,进一步提高使用水准仪的基本操作技能,达到与实际四等水准测量接轨的要求;

2.要求每组3天完成实习任务。

.技术要求

四等水准测量属于等级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较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必须使用S3型以上的水准仪施测,配用成对3米长的双面水准尺;

2.四等水准路线一般要求布设成闭合、附合路线,其长度一般不超过80公理;

3.四等水准测量在一个测站和路线技术要求参照“实验三”。

.操作程序

1.选点

每组在规定的路线上选取水准点,用红油漆标注点位标记,并在旁边注记点号,组成闭合水准路线,一般路线总长度不少于2km,水准点个数不少于6个。

2.观测程序

四等水准测量测站上一般采用“后后前前”的观测程序,操作程序参照实验三;要求每人独立观测闭合水准路线一圈,并独立完成另一个人的观测记录和计算工作。

3.高程计算

个人一个闭合水准路线观测完成后,应将手簿中自己观测的数据摘录到《高程误差配赋表》,根据起点高程,推算出每个水准点的高程,计算方法参照课本相关章节进行。

.人员分工

以每个实习小组5人计,测量时人员安排如下:

1.观测1人,操作仪器并负责仪器的安全;

2.立尺2人,负责立直、立稳水准尺;

3.记录1人,负责记录测量数据,做到认真、清晰、工整;

4.计算1人,负责及时、准确地计算出测站结果。

.上交资料

1.小组“三(四)等水准观测手簿”;

2.个人“高程误差配赋表”;

3.个人“四等水准测量实习报告”。

.注意事项

1.严格规范施测,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成果不满足精度应返工重测;

2.测量小组成员间一定要团结协作,各负其责;

3.立尺要稳、直、要面向仪器,一般转点上要使用尺垫,切记水准点上不能使用尺垫;

4.为防止一个测站上前后视距差超限,立尺员可根据后视距利用“步量”方法 灵活掌握;

5.观测数据直接记录到《三(四)等水准观测手簿》中,且手簿不得缺页;

6.其它,参照实验三的注意事项


实习二   水准仪纵、横断面测量

.目的要求

1.熟悉水准仪纵、横断面测量的基本操作过程,掌握纵、横断面图绘制的基本方法,理解整桩、加桩的设置方法及里程桩号的含义;

2.要求每组1天内完成实习任务。

.技术要求

纵横断面测量是用等外水准测量(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施测的。首先应布设四等水准控制,在此基础上用等外水准方法施测,而且每12km要附合一次,以满足测量精度要求,其附合的高差闭合差限差为:,式中,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6_306771625487.gif为测站数。

.操作程序

1.纵断面水准测量

采用等外水准测量实测,纵断面水准测量与普通水准测量在观测、记录、高程计算等方面有不尽相同之处。

1)测站上除后视和前视读数外,两者之间的里程桩都要立尺观测,称为间视点,其读数称为间视读数,一测站中可能没有间视点,但也可能有若干间视点,根据测站的具体情况而定;

2)计算桩点高程

计算桩点高程方法一般采用视线高法,公式如下:

视线高=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

前视点高程=视线高-前视读数

间视点高程=视线高-间视读数

2.横断面水准测量

1)确定横断面方向

在里程桩处采用目估法,确定出与纵断面方向垂直的方向线,为该桩的横断面方向。

2)横断面测量

在确定的横断面方向线上选择地形特征点(坡度变换点),做为断面点,用皮尺丈量其与里程桩的水平距离,称起点距,或丈量其与前一个断面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称间距,记录到横断面测量手簿中。

安置水准仪,首先在里程桩上立水准尺,得到的读数为后视读数,并计算视线高;然后分别在断面点上立水准尺,得到读数为间视读数;断面点高程=视线高-间视读数。

按路线的前进方向将里程桩两侧分为左、右,可以先测出一侧,然后再测另一侧。

若一个断面安置一次仪器就能测完,则除后视外,其他读数都可以当作间视读数;否则应该有前视读数,用以高程传递。

3.纵横断面图的绘制

按规定比例在厘米格网纸上绘制出测量的断面图,绘制方法参照课本的相关内容,注意的是横断面图的纵比和横比一般要求统一,而纵断面图的纵比一般是横比的10倍。

.人员分工

1.纵断面测量时人员安排如下:

1)观测1人,操作仪器并负责仪器的安全;

2)立尺2人,负责立直、立稳水准尺;

3)记录1人,负责记录测量数据,做到认真、清晰、工整;

4)计算1人,负责及时、准确地计算出测站结果。

2.横断面测量时人员安排如下:

1)观测1人,操作仪器并负责仪器的安全;

2)立尺1人,负责立直、立稳水准尺;

3)皮尺量距2人,负责丈量断面点的间距或起点距。

4)记录1人,负责记录测量数据,做到认真、清晰、工整;

.上交资料

1.小组“线路纵横断面测量记录表”;

2.个人“线路纵、横断面图”;

3.个人“纵、横断面测量实习报告”。

.注意事项

1.纵横断面测量应在四等水准控制的基础上进行;

2.以普通水准测量施测纵断面时,尽量使前、后视距相等;

3.间视读数可以读取到cm,但前、后视读数应读取到mm

4.测量完毕后应及时进行计算,以检查各项限差是否符合要求;

5.纵横断面图绘制应符合要求,做到图面布设合理,线条均匀、美观;

6.横断面施测时,其宽度应视实际工作的要求而定。


实习三   经纬仪图根控制测量

.目的要求

1.掌握经纬仪图根控制测量的工作程序,学会图根导线测量的选点、观测、记录、计算,并掌握方格网的绘制、展绘导线点的方法;

2.要求每组2天完成实习任务。

.技术要求

1.导线边长丈量相对误差1/3000

2.导线角度闭合差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6_119407515326.gif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6_306771625487.gif为导线转折角数;

3.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2000

4.高差闭合差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6_366752501134.gif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6_306771625487.gif为测站数;

5.水平角使用J6经纬仪观测1测回,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容许36″;

6.相邻导线点展绘误差不超过图上的0.3mm

.操作程序

1.外业观测

1)选点

根据导线选点注意事项以及测区具体情况和测图控制点密度要求,在整个测区范围内合理选取一定数量的图根控制点,并做标记。

2)量距

图根控制测量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钢尺或光电测距仪测量距离,钢尺丈量时应采用往返丈量法或同向变换端点法丈量。

3)高程测量

采用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测量相邻导线点的高差,根据已知高程点的高程推算出各导线点高程。

3)测角

一般采用J6经纬仪观测,利用测回法观测1测回。

4)定向

若测区无国家控制点坐标,可利用罗盘仪测取导线的某一条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该边的一个端点的坐标,做为导线计算的起始数据;若测区已有国家控制点,可将控制点布设在导线中,加测连接角1测回。

2.内业计算

1)计算导线角度闭合差,若符合限差要求进行调整;

2)推算导线各边方位角;

3)计算坐标增量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6_763856460422.gif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6_715622413630.gif

4)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若符合限差要求进行调整;

5)计算各导线点坐标;

6)按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方法计算出各导线点的高程。

3.展绘图根点

根据测区的范围、导线点坐标和测图比例,定义聚酯薄膜上方格网的纵横坐标,然后将导线点展绘到带方格网的聚酯薄膜上。展点后一定要注意检查,相邻导线点图上的长度与实际长度之差不要超过图上的0.3mm

.人员分工

1.钢尺量距

1)前、后司尺员各1人,前司尺员兼直线定线员;

2)直线定线2人;

3)观测记录员1人;

2.角度测量

1)观测员1人;

2)记录员1人;

3)前后立测钎各1人;

4)计算员1人。

其中各工种在组长安排下,轮换操作,一般每人至少要观测和记录2个角度;选点和内业计算一般要求组员全体参加;水准测量的分工参照四等水准测量实习分工进行。

.上交资料

1.小组“水平角观测记录表”;

2.小组“水平距离记录表”;

3.小组“导线点坐标计算表”;

4.小组“普通水准测量记录表”和“高程误差配赋表”;

5.个人“经纬仪图根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注意事项

1.导线的选点非常重要,要按照导线点选取的注意事项与测区的实际情况选定;

2.量距时读数要注意钢尺刻划,分清整米数,并注意从高处向低处丈量,记录要清晰;

3.测角时应注意配置度盘后要重新照准测钎底部,并注意保护水平度盘;

4.给方格网定义坐标时,应考虑测区范围,以将测区范围能在绘图区绘出最佳;

5.展点后一定要注意检查,若不满足精度要求应检查原因,重新展绘。


实习四   经纬仪碎部测图

.目的要求

1.学会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掌握碎部测量的基本程序,掌握经纬仪配合半圆仪的绘图方法;

2.要求每组3天内完成实习任务

.技术要求

1.碎部测量时,根据不同的测图比例尺,对地形点间距、最大视距均具有不同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比例尺

地形点间距

m

最大视距(m

主要地物

次要地物

1500

11000

12000

15

30

50

60

100

180

100

150

250

2.在一个测站上每测2030个碎部点,应重新瞄准后视方向,以检查水平度盘是否变动;

3.地物的取舍是项复杂的工作,应根据具体任务要求及技术要求适当合理确定;

4. 对于建筑物形状的测绘一般要求小于图上的0.4mm凹凸时用直线连接;

5.迁站地物重合点误差小子图上1mm

.操作程序

在展点工作完成及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可以到测区进行碎部测量。

1.安置仪器

观测员选定一个控制点作为测站,然后在该站上安置经纬仪。利用仪器盘左照准相邻一个导线点做后视方向,利用水平度盘配置手轮使水平度盘读数变为零;利用水准尺或皮尺量取仪器高,记入手簿,计算视线高程。

2.绘图人员准备好绘图工具,找出后视方向,画出后视方向线;然后将半圆仪用大头针固定于图板绘图纸的测站点上。

3.立尺员根据地形情况选定碎部点并将标尺立在该点上。

4.观测员转动仪器,照准地形尺, 读取水平角、视距、中丝读数及竖直角;记录员将读数准确无误记录下来,计算人员精确算出水平距离、碎部点高程。

5.绘图人员根据水平角、水平距离绘出点的位置,并根据要求注记点的高程。

6.对于隐蔽的地物特征点较多的地方,测站不能直接观测到,可以选一个临时控制点,在测站按碎部测量的方法测量并展绘出该点点位,仪器可以搬在临时控制点施测。

7.若隐蔽地物特征点不多,也可以采用“方向与距离交会”法,测出两地物特征点的方向线,用皮尺丈量出该方向线上测点与另一个地物特征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地物特征点。

8.直角房屋若只能测出一边,也可以采用皮尺丈量其宽度法来绘制。其他类似平行或者矩形地物也可采用丈量宽度法绘出另一边。

.人员分工

1.观测员1人,安置仪器和测站上的观测工作,保护仪器安全;

2.记录员1人,将观测数据及时记录,并通知绘图人员;

3.绘图员1人,展绘碎部点,并及时对相应地物进行连线及注记;

4.立尺员1人,选择适宜的地物、地貌特征点立尺;

5.计算员1人,配合记录员及时计算出水平距离及碎部点高程。

其中各工种在组长安排下,轮换操作,要求每个同学对以上工种至少要完成一个测站的工作。

.上交资料

1.小组“碎部测量记录表”;

2.小组“地形图”1幅;

3.个人“经纬仪碎部测图实习报告”。

.注意事项

1.碎部测量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实习小组成员相互调配合、团结协作;

2.立尺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应根据测区的情况合理选定地形点。立尺员要注意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最好是测完一个地物再换另一个地物;

3.绘图人员应将测量计算的数据及时展绘地形点,要随测随画,连接相应的地物线,并及时对地物进行必要的文字、符号注记等;

4.测量时应该安一站测一站,最好在一个测站上全部测完后再迁站,而且要把测站的地物、地貌搞清楚;

5.读取竖直角时,应注意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要居中;

6.迁站后要注意检查碎部点的重合精度。


实习五   经纬仪配合卷尺测设圆曲线

.目的要求

1.掌握偏角法圆曲线放祥数据的计算方法,熟悉圆曲线放样的基本操作程序,了解测图与测设的异同点;

2.要求每组1天内完成实习任务。

.技术要求

独立放样主点点位与采用偏角法放样的主点点位重合误差不超过实地375px

.操作程序

1.圆曲线放样数据的计算

1)曲线元素的计算

根据设计的圆曲线转折角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7_135858893562.gif和圆曲线半径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7_458298432601.gif,计算出切线长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7_233386545824.gif,曲线长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7_925360531926.gif和外矢距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7_832101765231.gif

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8_337547733771.gif

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8_397390938431.gif

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8_447396280518.gif

2)主点里程计算

起点里程=转点里程-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7_233386545824.gif

中点里程=起点里程+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8_426595974964.gif

终点里程=起点里程+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7_925360531926.gif

3)偏角法细部点放样数据的计算

设偏角为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8_415909704788.gif,弦长为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9_295649229837.gif(放样点与曲线起点间的弦长),弧长为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9_428659901424.gif(放样点与曲线起点的里程差),则有

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9_230748822904.gif

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9_492774722483.gif

式中,若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9_428659901424.gif取相邻放样点之间的里程差,则计算出的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9_295649229837.gif为相邻点之间的弦长,经纬仪皮尺法放样中为量距方便一般计算出相邻点间弦长,用以放样。

采用上述公式,依次将圆曲线中的各整里程桩的偏角值及相邻弦长计算出来,用以放样。

2.圆曲线的放样

1)主点放样

①首先在地面上找一适宜点(该点假定为转折点),安置经纬仪。然后根据实地的情况选择一方向,作为己知的方向,在此方向上放出己计算的切线长度,并记下切点的位置,把该点做为曲线起点;

②以放出的已知方向作为后视方向,放出(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0_220632256696.gif)角值,即得另一切线的方向,然后在此方向上放出另一切线的长度,记下该切点,做为曲线终点;

③以同样的方法放样出圆曲线中点的方向(180°-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7_135858893562.gif/2,然后在此方向上用卷尺丈量外矢距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7_832101765231.gif长度,定出中点位置。

2)细部点的放样

①把经纬仪安置在圆曲线的起点上,以转折点为后视方向,并归零,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的读数为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0_187079123675.gif

②用卷尺从起点开始沿经纬仪视线方向丈量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0_257746269499.gif值,得出第一个细部点,并做标记;

③经纬仪再放出第二个细部点的偏角,得出第二点的方向线,再以第一个细部点为圆心, 以计算的第1个与第2个细部点之间弦长为半径划孤,与方向线的交点即为第二个细部点的位置;

④同样的方法可以放出其他的细部点。

3.精度评定

可以把终点用偏角法按细部放样方法再放样出来,通过比较主点和细部放样出的主点位置来评定放样精度,如满足精度要求,则完成了细部放样,否则应重新放样。

.人员分工

1.观测员1人,安置仪器和测站上的观测工作,保护仪器安全;

2.记录员1人,讲放样数据及时报告给观测员和量距员;

3.量距员2人,按计算的弦长沿圆曲线前进方向丈量出距离;

4.标记员1人,与前司尺员配合,在经纬仪视线方向与弦长的端点,用测钎标记细部点位置。

.上交资料

1.个人“曲线计算与测设用表”

2.个人“经纬仪配合皮尺测设圆曲线实习报告”;

.注意事项

1.圆曲线放祥元素的计算应做到准确无误,有检验;

2.放样前应熟悉放样的基本操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3.放祥时应先放样出主点的位置,细部点放出后沿其点位在地面上划出整体曲线,并观察曲线的位置;

4.当要求放样精度不很高时,可采用皮尺量距,当要求放样精度较高时,可采用钢尺量距。


实习六   全站仪图根控制测量

.目的要求

1.熟练掌握全站仪进行图根控制测量的工作程序,学会图根导线测量的选点、观测、记录、计算,掌握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学会控制点数据输入全站仪的方法;

2.要求每组2天内完成实习任务。

.技术要求

1.导线角度闭合差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6_119407515326.gif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6_306771625487.gif为导线转折角数;

2.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5000

3.高差闭合差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6_366752501134.gif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6_306771625487.gif为测站数;

4.水平角使用全站仪观测1测回,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容许24″。

.操作程序

1.外业工作

1)选点

根据导线选点注意事项以及测区具体情况和测图控制点密度要求,在整个测区范围内合理选取一定数量的图根控制点,并做标记。

2)测量

观测参照“实验十七全站仪控制测量实施”;水平角利用测回法观测一个测回,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采用盘左盘右及对向观测取均值;仪器高和棱镜高采用小钢尺丈量2次,误差不超过5mm,取均值。

3)定向

若测区无国家控制点坐标,可利用罗盘仪测取导线的某一条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该边的一个端点的坐标,做为导线计算的起始数据;若测区已有国家控制点,可将控制点布设在导线中,加测连接角1测回。

2.内业计算

1)计算导线角度闭合差,若符合限差要求进行调整;

2)推算导线各边方位角;

3)计算坐标增量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6_763856460422.gif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6_715622413630.gif

4)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若符合限差要求进行调整;

5)计算各导线点坐标;

6)按三角高程内业计算方法计算出各导线点的高程。

3.控制点数据录入全站仪

按“实验十八全站仪外业碎部测量”中方法创建作业,并利用“程序”界面中的“EDIT”模块,将计算的控制点点号、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0_133001657904.gif坐标、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0_344728853402.gif坐标、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1_818774410474.gif高程录入到创建的作业(文件)中。

.人员分工

1.观测员1人;

2.记录员1人;

3.立镜员2人;

4.计算员1人(机动)

其中各工种在组长安排下,轮换操作,一般每人至少要观测和记录2个角度;选点和内业计算一般要求组员全体参加。

.上交资料

1.小组“全站仪导线观测记录表”;

2.小组“导线点坐标计算表”;

3.小组“高程误差配赋表”;

4.个人“全站仪图根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注意事项

1.导线的选点非常重要,要按照导线点选取的注意事项与测区的实际情况选定;

2.控制点数据录入时一定要认真,输入后要“回报”一次,确认无误后再输入另一个点的数据;

3.其他,参照“实验十七”的注意事项。


实习七   全站仪碎部测量及数字成图

.目的要求

1.熟练掌握利用全站仪进行碎部测量的观测记录方法和步骤,熟练掌握CASS5.0数字成图软件的功能和数字成图内业的全过程,掌握地物和地貌在数字图中的绘制方法;

2.要求每组5天内完成实习任务,其中地物测绘2天,地貌测绘1天,数字成图2天。

.技术要求

1.测站后视检测三差不超过125px

2.绘制的地形图符合国家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规范;

3.加密临时图根控制点时,要注意“对中杆”严格立直,且支导线点数最大不超过3个,并要严格检测。

.操作程序

1.外业工作

1)碎部点的采集过程,参照“实验十八全站仪外业碎部测量”。

2)对于隐蔽的地物特征点较多的地方,测站不能直接观测到,可以选一个临时控制点,在测站按碎部测量的方法测量其坐标和高程,仪器可以搬在临时控制点施测。

3)若隐蔽地物特征点不多,也可以采用“方向与距离交会”法,测出两地物特征点的方向线,用皮尺丈量出该方向线上测点与另一个地物特征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地物特征点。

4)直角房屋若只能测出一边,也可以采用皮尺丈量其宽度法来绘制。其他类似平行或者矩形地物也可采用丈量宽度法绘出另一边。

2.数据传输

采集的碎部点数据,每天要及时传输到计算机内,数据传输参照“实验十九 全站仪碎部测量数据传输”。

3.内业数字成图

每天采集的数据应按照外业记录及时成图,数字成图过程和方法,可参照“实验二十数字成图软件的应用及地形图的绘制”实施。

.人员分工

1.观测员1人;

2.立镜员2人;

3.记录员2人;

其中各工种在组长安排下,轮换操作,要求每个同学都要熟悉以上各工种;内业成图要求组员全体参加。

.上交资料

1.小组“碎部测量外业记录表”;

2.小组“数字地形图”2幅,地物和地貌测绘各1幅;

3.个人“全站仪碎部测量和数字成图实习报告”。

.注意事项

1.碎部测量和数字成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实习小组成员相互调配合、团结协作;

2.记录员与立镜员应一起行动,或记录员和立镜员一人独立完成,记录要详实、准确;

2.其他,参照“实习五”、“实验十八”、“实验十九”、“实验二十”的注意事项。


实习八   全站仪平面施工放样

.目的要求

1.熟练掌握全站仪施工放样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精密放样点位的标记和检测方法;

2.要求每组在1天内完成实习任务。

.技术要求

1.放样方向线角度偏差不超过5″;

1.精密放样点位误差不超过25px

2.穿线误差不超过25px

3.在木桩上打小铁钉标记点位。

.操作程序

1.准备工作

在指导教师指定的实习场地实施放样工作。

1)控制点坐标、点位以及放样点坐标

首先要取得用于放样的控制点坐标和点位以及放样点坐标。指导教师应给每个实习小组提供相应的实习数据。

可以室内先将控制点和放样点坐标存储于全站仪的数据文件内。参照“实习七”实施。

2)工具准备

施工放样前除了要准备好放样数据外,还要准备好对讲机、放样对中杆、木桩、小钉、锤头、钢尺等放样工具。

2.外业放样

具体外业放样工作程序,参照“实验二十一 全站仪施工放样“的步骤实施。

3.放样点位检测

放样点位完成后,再测量放样点的坐标,得出放样点位误差,作为检核。多点放样完成后,现场可用全站仪穿线法或钢尺量距法检验放样点的相对关系。

.人员分工

1.观测员1人;

2.立镜员1人;

3.记录员1人;

4.打桩员2人。

其中各工种在组长安排下,轮换操作,要求每个同学都要熟悉以上各工种。

.上交资料

1.小组“施工放样报告书”;

2.个人“全站仪平面施工放样实习报告”。

.注意事项

1.施工放样是个事关重大的测量任务,因此要求放样人员不但要能把点位测设出来,还要及时发现放样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误差,予以纠正。施工过程中一般还需要“监理单位”或第三方对放样点进一步复核,从而确保正确无误地指导施工;

2.其他,参照“实验二十一”的注意事项。


实习九   全站仪纵横断面测量及数字成图

.目的要求

1.掌握全站仪进行纵、横断面测量的基本操作过程,掌握采用数字成图软件绘制纵、横断面图的方法;

2.要求每组1天内完成实习任务。

.技术要求

1.纵断面测量在四等水准控制基础上用全站仪碎部测量方法施测,全站仪每站放点长度不得超过1km

2. 测站后视检测三差不得超过125px

.操作程序

1.纵断面测量

采用全站仪测量布设的中心桩坐标和高程,测量方法按全站仪碎部测量方法实施。每组测量纵断面长度不少于500m,中心桩的个数不少于25个。

2.横断面测量

采用全站仪沿确定的横断面方向线测量断面点(断面方向线上的坡度变换点),测量方法按全站仪碎部测量方法实施,每组测量横断面不少于5个,横断面宽度按指导教师要求和现场状况而定,一般左、右距中心桩距离不少于20m

3.纵横断面图的绘制

1)打开CASS50绘图软件,将野外测得的数据文件按全站仪数据传输方法,传输到带CASS50绘图软件的计算机内。

2)参照“实验二十 数字成图软件及地形图绘制”中方法将野外测点点号展绘到软件的绘图区内,将要绘制的每个纵端面或横端面点用复合线独立连接起来,注意连接时纵断面应从起点桩向终点桩连接,横断面按路线前进方向应从左向右连接。

3)在软件顶部下拉菜单上选择“工程应用”中的“绘断面图”,选择“根据坐标文件”,按屏幕底端的提示:“选择断面线”—-“输入高程点数据文件名”---“输入采样点间距(20m)”---“输入起始里程(0)”---在“断面图比例”中选择横比和纵比---在“是否绘制平面图”中选择“是”或“否”,断面图就自动绘制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了。

绘制断面图时,若希望只在测点上绘制,则采样点间距应输入大于该断面总长;若希望按定距绘制,则选择要求的定距绘制,默认定距为20米。

.人员分工

1.观测员1人;

2.立镜员2人;

3.记录员2人;

其中各工种在组长安排下,轮换操作,要求每个同学都要熟悉以上各工种;内业成图要求组员全体参加。

.上交资料

1.小组断面测量的“碎部测量外业记录表”;

2.个人“纵断面图”1幅,“横断面图”5幅;

3.个人“全站仪纵横断面测量及数字成图实习报告”。

.注意事项

1.要根据断面图的总长和地形起伏变化情况合理选择断面图的纵比和横比,纵断面图一般要求横比11000,纵比100或横比1500,纵比150;横断面图一般要求纵横比相等,可设置为1100150为宜;

2.其他,参照“实验十八”中的注意事项。


实习十   等水准测量

.目的要求

1.掌握二等水准测量的野外测站作业、记录和计算方法,进一步熟练掌握精密水准仪的使用;

2.要求每组5天完成实习任务,提交实验报告。

.技术要求

1.选一条闭合水准路线,路线总长度不少于5km,按二等水准测量作业规范的要求进行施测;

2.二等水准测量测站和路线各项限差规定如下:

视线长度

 m

前后

视距差

 m

前后视距

累积差

 m

视线

高度

 m

基辅分划

读数差

 mm

基辅分划

高差之差

 mm

上下丝均值

与中丝之差

mm

路线

限差

 mm

50

±1.0

±3.0

0.3

±0.5

±0.7

3.0

±4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1_288877561505.gif

表中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1_232457565640.gif为路线总长,以Km为单位;另外二等水准测量还要求往返观测,往返观测测段的高差不符值限差为:±4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1_269710880260.gif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1_808305922204.gif为测段路线长,以Km为单位。

.操作程序

1.选点

选一闭合水准路线,线路中以5个水准点为宜,路线总长不少于5km,将指导教师提供的已知高程水准点布设在闭合水准路线中。

2.测站观测程序

测站的观测程序参照“实验三十 二等水准测量”实施,要求每人在不同时间段内,往返观测2个水准点之间的高差,若往测在上午,返测应在下午实施。

3.内业计算

二等水准测量的记录和计算参见教材中相关内容。首先计算每2个水准点之间往返测高差不符值,待整个路线测量完成后,计算出路线的高差闭合差,若满足要求则进行高程误差配赋,否则应重测。

.人员分工

1.观测1人,操作仪器并负责仪器的安全;

2.记录1人,负责记录测量数据,做到认真、清晰、工整;

3.立尺2人,负责立直、立稳水准尺;

4.量距1人,负责用皮尺丈量前后视距,其中后视司尺员,记录员协助量距员实施;

.上交资料

1.小组“二等水准观测手簿”;

2.个人“二等水准测量外业高差与概略高程计算表”;

3.个人“二等水准测量实习报告”。

.注意事项

1.参照“实验三十”中的注意事项;

2.二等水准一般在公路上实施,迁站时一定要检查所带物品,防止遗漏丢失;

3.仪器最好设置在人行道上,确需在公路上安置仪器时,要在旁边加立“安全警示牌”;立尺员要身穿“安全警示服”,随时注意安全隐患。


实习十一   全站仪一级导线控制测量

.目的要求

1.熟练掌握全站仪进行“一级导线”控制测量的工作程序,掌握一级导线测量的选点、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2.要求每组5天内完成实习任务。

.技术要求

1.导线总长3.64km,平均边长300400m,相邻边长之比不大于13

2.2″级全站仪水平角观测2测回,测回角度互差小于9″;路线角度闭合差小于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2_993031409445.gif

3.往返观测距离各1测回(4次读数),其较差小于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2_533663135313.gif;现场测定测线一端的温度和气压,温度取至0.5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2_406990537415.gifC,气压取至1HPa,并输入全站仪中对距离自动实施气象改正;

4.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40001/15000

.操作程序

1.外业工作

1)选点

根据导线选点注意事项、测区具体情况以及一等导线的技术要求,在规定的路线内合理选取一定数量的一等导线点,并做标记。

2)测量

观测参照“实验十七全站仪控制测量”。

水平角利用测回法观测2测回,上、下半测回角度较差不超过18″。

水平距离只在最后一测回观测,上半测回观测2次,下半测回观测2次,较差不超过7mm;对向观测取均值;测量距离前,测定现场的温度和气压,并设置在全站仪内,从而对气象自动改正。

3)定向

将测区已有国家控制点布设在导线中,加测连接角2测回,并检测已知边的边长。

2.内业计算

1)计算导线角度闭合差,若符合限差要求进行调整;

2)推算导线各边方位角;

3)对观测的平距均值,进行一化改正和二化改正;

①一化改正,将测得的地面平距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2_313023764935.gif规化到参考椭球面上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2_337956285070.gif,公式如下:

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3_625209966780.gif

②二化改正,将参考椭球面上距离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2_337956285070.gif规化到高斯平面上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3_342520532633.gif,公式如下:

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3_283740517482.gif

式中,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3_144746125099.gif为测线两端点高程均值,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4_546686958451.gif为测线两端点横坐标(去掉带号和500km后)均值,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7_458298432601.gif为测区平均曲率半径;

4)计算坐标增量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6_763856460422.gif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256_715622413630.gif

5)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若符合限差要求进行调整;

6)计算各导线点坐标。

.人员分工

1.观测员1人;

2.记录员1人;

3.立镜员2人;

4.计算员1人(机动)

其中各工种在组长安排下,轮换操作,一般每人至少要观测和记录2个角度;选点和内业计算一般要求组员全体参加。

.上交资料

1.小组“全站仪一级导线控制测量”记录表;

2.个人“导线坐标计算”表;

3.个人“全站仪一级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注意事项

1.导线的选点非常重要,要按照导线点选取的注意事项与测区的实际情况选定;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布设成等边直伸附和导线,相邻导线的边长之比不要超过13,导线点离开闭合边垂距不应超过闭合边长度的1/5,导线边相对于起始边的倾角不应大于40°;

2.因为全站仪导线测量中角度和距离测量精度不一,一般经鉴定后的全站仪距离测量精度较高,影响导线整体精度主要集中在测角误差上,因此角度测量应特别注意仪器的对中、整平等技术环节;

3.其他,参照“实验十七”的注意事项。


实习十二   EGPS控制测量及数据处理

.目的要求

1.掌握EGPS控制网的设计原则和控制点的选取原则;

2.掌握EGPS控制测量的观测步骤和同步网之间的不同连接方式;

3.掌握经典相对静态定位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过程

4.要求每组5天完成实习任务。

.技术要求

1.控制网中最简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10GPS网中相邻点之间得平均距离0.25km

2.接收机选用双频或单频,观测量至少有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4_982754705926.gif载波相位,同步观测接收机数≥2,接收机的固定误差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4_997572290683.gif10mm,比例误差系数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4_681468925333.gif10ppm

3.观测时技术要求见下表

卫星截止

高度角

°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

有效观测卫星

重复观测

基线

时段

长度

min

采样

间隔

s

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

min

15

4

4

60%

40

1030

15

4.GPS 网相邻点间基线长度精度用下式表示,

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4_625049929468.gif

式中: 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5_459055728829.gif标准差,mm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4_997572290683.gif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4_681468925333.gif含义同上;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5_307310408979.gif为相邻点间距离,km

GPS网基线处理,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5_918126910135.gif,两两比较应满足下式的规定:

http://202.194.131.160/G2S/eWebEditor/uploadfile/20111203163305_884850749918.gif

    5.其他技术规定请参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

.操作程序

1.外业工作

1)选点

按照EGPS控制网要求选择控制点,并做好标记。

2)观测

本次实习中每三台接收机组成一个测量组在选取的控制点上进行观测,同步环路由三角形组成,同步环路之间以边连接为主,适当加以点连接,保证重复观测基线60%以上。

具体测站观测方法参照“实验二十四  GPS经典相对静态定位在控制测量的应用”实施。

2.内业数据处理

内业数据处理参照“实验二十五  GPS经典相对静态定位的数据处理”实施。

.人员分工

1.观测员3人,负责安置仪器、量取仪器高,守护仪器,保证仪器安全,完成测站要求的记录等工作;

2.内业计算要求组员全体参加。

.上交资料

1.小组“GPS控制测量”记录表;

2.小组“GPS数据处理成果表”;

3.个人“EGPS控制测量及数据处理实习报告”。

.注意事项

1.GPS控制点一般选在公路上,迁站时一定要检查所带物品,防止遗漏丢失;安置仪器时,要在旁边加立“安全警示牌”;观测员要身穿“安全警示服”,随时注意安全隐患;

     2.已知点一般要求三个以上,内业处理时以二个作为起算,第三个作为检核,若满足精度,然后将第3个也作为已知点参与起算;

     3.其他,参照,“实验二十四”和“实验二十五”的注意事项